首页 > 案例

他收藏印象派40年中国首次亮相

来源:欧亿官方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3 08:22:11

  1月22日-4月21日,“印象·派对: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”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对公众开放,汇集POLA美术馆藏60余件珍贵的印象派作品,这中间还包括克劳德·莫奈、皮埃尔-奥古斯特·雷诺阿、保罗·塞尚、文森特·凡·高、保罗·高更、巴勃罗·毕加索等大师杰作。

  不仅少见地呈现了亚洲藏家对印象派艺术的视觉和审美偏好,更以光影与自然为线索,串联起印象派对于野兽派、立体主义乃至当代艺术的深远意义,展示了艺术家们永恒的创造力与革新精神。

  晚年的他,办公室里也总是悬挂着雷诺阿和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、平山郁夫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画作,以及一些他所喜爱的中国古代瓷器。

  在铃木常司收藏生涯的四十多年里,他博览群书,坚持自我学习,养成了锐利的眼光及鲜明的偏好——他喜欢美丽且色彩丰富、给人带来愉悦感的作品,这与其经营的化妆品事业不无关系。

  铃木常司1930年出生于静冈,同年,父亲铃木忍创立了POLA集团,专门从事化妆品的研究制造与销售。1953年,铃木常司前往美国深造企业管理,然而7个月后其父骤然离世,年仅23岁的铃木常司不得不中断学业,返回日本,成为POLA集团第二代掌门人。

  1958年,是铃木常司担任集团总裁的第五年,也是在这一年,28岁的他收藏了藤田嗣治和荻须高德的油画各一幅,自此开启了他的艺术品收藏生涯。

  刚开始,铃木常司是因为个人爱好而开始收藏。在1991年接受法国《费加罗报》的记者正常采访时,他说自己在23岁的年纪就要面对指挥大规模的公司的重担,繁重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下,他开始对新艺术风格(Art Nouveau)的玻璃工艺、考古学以及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以研究艺术作为放松的方式。

  随着他的收藏范围越来越广,艺术品数量也日益庞大,1976年,铃木常司创立了公益财团法人基金会——POLA美与文化研究所,致力于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。他的收藏活动也由此经历了从个人兴趣到关注公益事业的显著转变。

  尽管铃木常司在20世纪末已然是一位重要的收藏家,但他对自己的收藏活动从始至终保持低调——从未在POLA美术馆开馆之前公开展示自己的全部收藏,也很少向外界提及自己的收藏细节。

  这种低调的态度不仅与他的性格有关,也反映了当时日本私人收藏界的一种普遍现象。一般来说,私人收藏的作品只有在特定的企划展中才会对外展出,并且展示时通常以“私人收藏”的名义标注,而不公开收藏者的身份。

  铃木常司首次公开展示其部分收藏的展览,是1989年在其家乡静冈举办的“SUNPU博美术展览会”。即便如此,这些作品也仅以“协力:POLA”的名义参展,而未明确标注为铃木的私人收藏。

  这种转变的背后,反映了铃木常司希望能够通过收藏,让大众能够在日本本土欣赏到世界级艺术品的愿望。他开始选择那些在学术和艺术史上具备极其重大地位的名品,以期为日本美术馆的收藏建立起一个高质量的基础。

  铃木常司希望将艺术惠及大众的理念,最终体现在POLA美术馆的成立。建立美术馆不仅是铃木常司收藏生涯的巅峰,也是他实践公共文化责任的里程碑。他的收藏从而超越了私人兴趣,成为促进艺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。

  2002年,POLA美术馆在神奈川县箱根町仙石原开幕。箱根自江户时代(1603-1868)起便是连接京都与江户(今东京)的交通要道东海道上的驿站,自那时起旅人便在此歇脚、饮马、泡温泉;经过两百多年的变迁,箱根现已是全球游客向往的度假胜地。

  铃木常司把美术馆选址在这里,也是希望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,能在这一片优美静谧的自然之中,共同欣赏、研究和保存他毕生所爱的藏品。

  印象派绘画作品是POLA美术馆藏的亮点,也最是能反映出铃木常司对绘画藏品严格的美学眼光。

  其中所藏之莫奈作品能够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轨迹,收藏中囊括了由轻快笔触描绘的巴黎风光、同一地点的系列风景作品及经典的晚年作品。

  比如POLA美术馆藏《散步》,便是莫奈1875年居住于巴黎郊外阿让特伊时所作。艺术家站在塞纳河对岸瞭望漫步于田野的家人,记录下生活中平凡又珍贵的美好时刻。1875年前后,莫奈创作了一批以撑阳伞的女性和孩童为主题的作品,此系列中的另一幅作品其后参展了第二届印象派画展,并被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。

  而《吉维尼的干草堆》则反映了莫奈钟爱的法国乡村——吉维尼的风光景色。莫奈1883年搬到吉维尼后,一直居住于此,并建造了举世闻名的“莫奈花园”。这里的景色不断地激发着莫奈的灵感,让他沉醉于风景题材创作的愉悦之中。干草堆、白杨树林和塞纳河,都是这一时期他反复描绘的对象,意在为了捕捉景物在不同季节、不同时间中特有的光影变化。

  莫奈的这一创作习惯,在其1900年的绘画《国会大厦·玫瑰色交响乐》中也有体现。这件作品是莫奈1900年冬天造访伦敦时所作,第二年冬天他再次来到伦敦,继续创作了一系列以伦敦地标为主题的风景画。朦胧的雾气与黄昏下的逆光,也让这件作品别具浪漫主义气息。

  除了莫奈,POLA美术馆的印象派馆藏也收录了雷诺阿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10年代的作品,几乎贯穿了雷诺阿的整个艺术生涯,可见铃木常司对这位印象派大师的喜爱。

  从雷诺阿反复描摹的静物瓶花,到备受 POLA美术馆观众喜爱的《戴蕾丝帽的女孩》,POLA美术馆藏雷诺阿画作展现了艺术家对“美”的倾力追求,这也正是铃木常司在为美术馆收藏绘画作品时,着重关注的因素——作品能否在第一眼凭靠美感和色彩,吸引到没有了解过艺术史的人。

  “现代绘画之父”塞尚的作品也是POLA美术馆藏品中的经典,题材涵盖塞尚的风景画、人物画、静物画和浴女等不同题材共9件,数量更是居于日本国内之首。

  在铃木常司去世之后,其侄铃木乡史接任了POLA美术振兴财团的理事长。在开馆20年后,铃木乡史将收藏范围扩展至当代艺术领域,并在馆内积极展览这些当代艺术品,让法国的印象派杰作和当代的先锋摄影和装置艺术品并置,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展体验与灵感启发。

  本次上海博物馆东馆“POLA 美术馆藏:印象派艺术大展”分为6个展区,以“印象·派对”为策展主题,共展出36位艺术家的69件精品。分别来自日本POLA美术馆、中国美术馆、刘海粟美术馆和安徽博物院,涵盖从莫奈、雷诺阿、塞尚、凡·高、高更,到马蒂斯、毕加索等印象派及后印象派代表作品,特别呈现沃尔夫冈·提尔曼斯、杉本博司、草间弥生等当代艺术家的创作,所涉名家之全、艺术流派之多、时间跨度之久,均属前所未有。

  展厅则采用了留白的设计手法,在简约的空间中,将不一样的风格作品进行融合,将画作中的代表色作为点缀,配以空间体块的组合变化,让观众专注在作品的同时,也能通过空间的切换感受到绘画流派的转变。

  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:“印象派作品中有着真挚的情感表达,让观众可以感觉到艺术家拥抱日常生活的真诚,并与此产生共鸣。

  以往的印象派展览更看重学术性,这次则更聚焦展览的趣味性以及印象派对后世的影响。

  我们从展览名称到每个单元的名称,都以年轻化的思路来命名,让展览成为一场属于艺术的派对——属于印象派的派对。”

  点赞、转发本文至朋友圈,并留言告诉我们你最喜欢的印象派绘画,将有机会获赠上海博物馆“印象·派对”大展主题帆布袋一款。

  ◎ 在此提示警醒我们,本次展览门票按实名制售票参观,可通过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小程序及现场售票点进行购买。

  艺术收藏品牌期刊,主张“以艺术诠释生活”,倡导高端艺术生活,专业服务艺术藏家爱好者。

上一篇:浙江科特获得一种无碳钢包刚玉砖出产体系专利 下一篇:共青团阿坝州委关于阿坝州州级青年创业专项扶持资金2025年拟扶持项目的公示

案例

地址:登封市卢店镇栗子沟村

联系方式:

手机:18937632277

传真:18937632277

固话:18937632277

邮箱:yang96618@163.com

备案号:豫ICP备2021011377号-1